- (一)罔兩
㊀問景
㊁曰:「曩(nǎng)子行,今子止,曩子坐,今子起,何其
㊂無特操
㊃ 與?」
謂:影子外的微陰問影子說:方才你行動,現在你停止:方才你坐下,現在你站起來,你為什麼像似沒有自主的意見呢?
- ㊀ 罔兩:影子外的微陰。
- ㊁ 景:影子之叚借。說文日部:景,光也。
- ㊂ 其:猶若似。
- ㊃ 特操:特,獨特,自主。操:持,引伸作意見,意志。
- (二) 吾有待
㊀而然者邪?吾所待又有待
㊁而然者邪?吾待蛇蚹、蜩(tiáo)翼
㊂邪?惡識
㊃ 所以然?惡識所以不然?」
謂:我有依待才這樣子嗎?我依待之物又有依待的對象才這樣嗎?我依待的像似蛇待腹鱗,蟬待翼之類的嗎?怎麼分辨為什麼是這樣?怎麼分辨為什麼不是這樣?
- ㊁ 所待又有待:依待的對象,它又有依待的對象。
- ㊂ 蛇蚹、蜩翼:蛇待腹鱗而行,蟬待翼而飛。
- ㊃ 識:分辨,分別。
- 按:有光與日則有影,無光與日則無影。是影與光日同時生滅,此為自然現象。莊子舉蛇蚹蜩翼為例,蛇與蚹連體,蜩與翼連體,讓我們明白其依待關係甚為明顯。宇宙間凡獨立之形體,彼此間相待是不可能的。所以莊子才主張渾同差異,模糊是非,彼此莫得其偶,爭辯自然平息。最後莊子希望連同物類也渾同一體,於是有莊周夢蝴蝶物化一般文字。
- (三) 昔者莊周夢為胡蝶,栩栩然
㊀胡蝶也,不知周也
㊁。俄然覺
㊂,則
㊃蘧蘧然
㊄周也。不知周之夢為胡蝶,(抑)
㊅胡蝶之夢為周與?
謂:從前莊周夢到自己變成為蝴蝶,是隻愉快活潑的蝴蝶啊!不知道莊周了。突然醒過來,卻是莊周的樣子嘛!不知是莊周夢作蝴蝶,還是蝴蝶夢作莊周呢?
- ㊀ 栩栩然:愉快活潑的樣子。
- ㊁ 不知周也:不知道莊周了。蝴蝶是䖵(kūn)蟲,與人是兩個世界,當然不知道莊周這個人。
- ㊂ 覺:醒。
- ㊃ 則:猶卻。出乎意料之外故云卻。
- ㊄ 蘧蘧然:李巡云:蘧蘧然,有形貌。得之。
- 按:蘧蘧然為狀態謂語,所狀之態,必與所修飾之辭義一致。例:逍遙遊:腹猶果然。果然,飽貌。又:窅然喪其天下焉。窅然,幽深貌,引伸有落空,進而有失意悵然之貌。大宗師:成然寐,蘧然覺。謂熟睡貌,醒貌。
- ㊅ (抑):本文省略之選擇性關係詞。
謂:莊周與蝴蝶,原本一定有分別的了,發生這樣的事,叫做物類的渾化。
- ㊀ 則必:原本一定。
- ㊁ 有分:別、異。外表,形狀有分別。
- ㊂ 此:指夢為他物而不能辨識一事。
- ㊃ 物化:莊子刻意:聖人之生也天行,其死也物化。物化謂死也。謂死則不合本文文義。當是指物類封域的渾化。物類渾化,自然不知分別,於是,是蝶,是周已無所謂了。所以說:不知周之夢為蝴蝶,抑蝴蝶之夢為周與?萬物皆平等。
- 按:莊子在結束長篇嚴肅的論述之後,突然冒出這樣一段無拘無束,天馬行空夢蝶的敘述,大家可能被莊子的美感和認真的態度給矇了。莊子真的夢蝴蝶了嗎?誰知道!不過老莊是講究均衡之道的,於是,在嚴肅之後,突然說了這樣有趣的小故事,帶給大家一個驚喜,既讓你輕鬆一下,化解閱讀的疲累,又巧妙的回應題目「齊物」之旨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