反者
(一)道之動
(二) ;弱
(三)者道之用
(四)。天下萬物生於有,有生於無。
- (一) 反者:《說文又部》曰 : 「反,覆也。」覆與復同。 《釋文》:「還,復,返也。」反卽返之初文。還繞,循還之義。今人還繞字做環。者,語助詞。
- (二) 動:運動,活動。
- (三) 弱: 柔弱。三十六章:「柔弱勝剛強。」
- (四) 用:作用,運作。
- 【譯文】
- 循環是道的運動方式;柔弱是道的運作方式。
- 天下萬物生於有,有生於無。
- 【提示】
- (一) 此章係老子敍述道的運作方式,及其演化過程。
- (二) 道不動,宇宙便無由生成。道的動,若沒有規律,生物便無從依據,不可能存活。此卽道必須以循環的方式動的緣故。而且循環運動,可以永遠免去滿溢之弊。地球上品庶衆生,循著道的規律運動,也各自發展出自己的生命規律,於是造就了現今地球豐富而多樣化的規模。規律固然必要,作用於循環的強度速率也必須和緩,如此,所有的生命體才有足夠的時間,從容不迫的發育成長。這就是「弱者,道之用。」之重要性。
- (三) 「天下萬物生於有,有,生於無。」這是說,所有的生物都是由「常有」演生出來的。蓋唯有「常有」能夠賦予萬物生命現象,「常無」則否。惟「常有」必須演生自「常無」,才能擁有「無」的特質。即首章所謂之玄。「常無」與「常有」的關係,若以人事為喻;「常無」如父,「常有」如子。為父者開闢廣大之莊園,而後其子在莊園部分地區繁殖生物。於是,物類從此發展,生生不息。老子的宇宙演化過程,大略如是。
- (四) 推測老子的宇宙觀,老子或以為宇宙是獨一無二之龐然大物,整個空間都是它。因此,宇宙便沒有前進後退之可能。宇宙不運動,就會成為死寂狀態。如此,宇宙生成即無意義。是以循環是宇宙唯一的運動方式。循環有兩種方式,一類是在原地作旋轉運動。此類運動或可以保持宇宙之狀皃,卻失去創新之機能。這顯然不是老子所主張者。第二類是膨脹收縮之方式。此為老子所主張者。二十五章曰:「有物混成,失天地生,寂兮寥兮,獨立不改,周行不殆,可以為天下母。吾不知其名,字之曰道;強為之名曰大。大曰逝,逝曰遠,遠曰反。」逝即膨脹,遠即擴張,反即收縮。宇宙一直是不斷的重複這種往返歷程。宇宙每經歷一次往返,便經歷一次更新。是以宇宙能夠免於老化崩解,又能維持它既有的能量與活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