齊物論二


  • (一)大知閑閑 ,小知閒閒 ;大言炎炎,小言詹詹
  • 謂:知見廣博的顯得嫻熟,知見偏窄的顯得簡要。大知論說大道理時,盛氣凌人;小知議論小事理時,喋喋不休。

    • ㊀ 閑閑:嫻嫻之叚借。嫻熟貌,純熟貌。
    • ㊁ 閒閒:簡簡之叚借,釋名釋言語:閒,簡也。精要,簡要。閑閑,閒閒相對為言。
    • ㊂ 炎炎:謂氣勢凌人。詹詹:語多貌。
  • (二) 其寐也魂交 ,其覺也形開 ,與接為構 ,日以心鬪。
  • 謂:他們睡覺時,神魂錯亂。醒來之後,精神感官開展,與外界接觸,結怨,每天以心機相爭鬪。

    • ㊀ 交:交錯,雜亂。
    • ㊁ 形開:形為魄體。魄體開展,謂精神感官啟動矣。
    • ㊂ 為構:構,交積木。為構:結怨。
  • (三) 縵(màn)者 ,窖者,密者 。小恐惴惴,大恐縵縵
  • 謂:有從容不迫的時候,有語帶圈套的時候,有措辭謹密的時候。恐懼小時,憂慮不安;恐懼大時,神志散亂。

    • ㊀ 縵:慢之叚借。引伸作從容不迫。者,作時候講。
    • ㊁ 窖:地穴。陷穽。密:縝密,細心。
    • ㊂ 惴惴:不安貌。縵縵:漫漫之叚借。引伸有散亂之意。
  • (四) 其發若機栝(guā) ,其 ㊁)是非之謂也;其留 如詛盟 ,其守勝之謂也。
  • 謂:他們出言攻擊對方,像機栝發箭之快時,就可以說是逮到別人的是非了;他們像持咒守盟約般停下不言時,就可以說是把握到勝算的時機了。

    • ㊀ 機栝:弩牙箭栝。弩為古時一種用機器放箭之弓。機(牙)為放箭之關鍵。栝本字作筈,箭的末梢,栝也為放箭之關鍵。
    • ㊁ 其:則,就。下句其守勝之其同。
    • ㊂ 司:伺之叚借。等候。
    • ㊃ 留:停。停而不言。
    • ㊄ 詛盟:立誓,結約。
  • (五) 其殺(shài) 若秋冬,以言 其日消也;其溺之所為之 ,不可使復之也。
  • 謂:當他們衰退下來,如秋冬凋敝的樣子,像似說他們的氣勢日漸消融無形了;他們沉溺在自己所為的事情,已不能恢復原來的樣子了。

    • ㊀ 殺:減少,減弱。
    • ㊁ 以言:以猶若。以言,好像說。
    • ㊂ 其溺之所為之:上「之」字猶於,在。下「之」字猶者。
  • (六) 其厭 也如緘 ,以言其老洫(xù) 也;近死之心,莫使之復陽 也。
  • 謂:當他們受到壓制不能伸展,如同嘴巴被封住一樣,像似說他們如人枯槁安靜,近乎死亡的心情,無法恢復生氣了。

    • ㊀ 厭:說文𠂆部曰:厭,笮也。竹部曰:笮者,迫也。厭即今之壓。壓抑則不能伸展。
    • ㊁ 緘(jiān):說文糸部曰:緘,所以束匧也。匧束則封,引伸作封,如三緘其口。
    • ㊂ 老洫:洫,田間水道。案:洫當是侐之叚借。說文人部曰:侐,靜也。老洫者,枯靜之意。《章太炎說》
    • ㊃ 陽:活動,生氣;生機的概稱。
  • (七) 喜怒哀樂 ,慮嘆變慹(zhí) ,姚佚啟態 。樂出虛,蒸成菌,日夜相代 乎前,而莫知其所萌。
  • 謂:歡喜,憤怒,悲哀,快樂,憂慮,嗟嘆,後悔,怖懼,輕佻,放縱,誇誕,作態,樂聲出自虛器,地氣蒸成菌類。日夜交替的出現在我們眼前,卻沒有辦法知道它們是從那裡萌生出來的。

    • ㊀ 喜怒哀樂:歡喜,憤怒,悲哀,快樂。謂心境也。
    • ㊁ 慮嘆變慹:憂慮,嗟嘆,後悔,怖懼。謂情緒也。
    • ㊂ 姚佚啟態:輕佻,放縱,誇誕,作態。謂態度也。
    • ㊃ 相代:交替,更替。
  • (八) 已乎 ,已乎!旦暮 得此 ,其所由以生乎 ?
  • 謂:算了吧!算了吧!一時之間有了這些狀況,竟然是聽從某個東西而使它們發生的。

    • ㊀ 已乎:已,止。已乎,算了吧。
    • ㊁ 旦暮:謂時間之短,引伸作一時之間。
    • ㊂ 得此:得,猶有。此,指上述諸狀況。
    • ㊃ 其所由以生乎:此為由「所…以…」組成之因果複句。所由為原因句,以生乎為結果句。
      • 由:聽從。同論語泰伯:民可使由之,不可使知之。之由。
      • 以:使。「所由」為所由者之省,白話文作:所聽從的人。「以生乎」為以之生乎之省。白話文作:使它們發生的。
    • 按:旦暮得此,其所由以生乎?是一句推論關係之複句。「旦暮得此」是條件句,作前提,「其所由以生乎」是後果結論。其:猶乃。是上下兩句之關係詞,作竟然是之義。
    •    我們的各種外在表現,到底是聽從誰的決定呢?人身是自己的,我們對自己瞭解多少?莊子的剖析,讓我們得作一番重新省視了。
  • (九) 非彼 無我,非我無所取 ,是 亦近矣,而不知所為使 。若有真宰 ㊄),而特不得其眹 。可行已信 ,而不見其形,有情而無形。
  • 謂:不是那些情況的話,就顯不出我的存在;不是我的話,這些情況便有發生的憑藉。如此,雙方也是很親密了,卻不知道作為的使喚者。好像有真正的主宰,卻只是找不到其跡象。已經發生而且得到信驗之事,卻不見其形體,有實情而無形象。

    • ㊀ 彼:指前述喜怒哀樂等情況。
    • ㊁ 無所取:取,擇用。禮記儒行:力行以待取注。無所取,無可擇用。謂憑藉也。
    • ㊂ 是:如是,如此。
    • ㊃ 不知所為使:不知所為之使。使,使喚者。
    • ㊄ 真宰:真正之主宰。掌控指揮前述狀況之主人。
    • ㊅ 眹:跡象。為朕之俗字。眹同𦨶。許慎不明構形,釋義謂「舟縫也」,不可據信。𦨶,以从𡳐省从弁,弁亦聲。舟以象其𡳐,弁以象其冠。以冠𡳐而構為𦨶字,作為個人之自偁,猶以戈勿而構為我字,作為我國之偁。𦨶兆一詞,則是畛垗之通叚,義謂畛垗營城。𦨶韻安攝,畛韻昷攝,旁轉相通。兆即訓畔之垗,非龜𡍩之𠧞,畛者畛域,引申有跡象,形象之義。說文目部云:瞽目但有𦨶也。乃謂僅有眶界之形而無見物之精也。(詳見魯師實先,殷栔新詮說弁)
    • ㊆ 已信:已得到信驗了,即確有其事。
  • (十) 百骸、九竅、六藏,賅 而存焉,吾誰與為親?汝皆說 之乎?其有私 焉?
  • 謂:百骸,九竅,六藏完備且存在我身上,我和那一部分親近呢?你都喜歡它們嗎?或者有偏愛呢?

    • ㊀ 賅:備。
    • ㊁ 說:悅。
    • ㊂ 私:愛。
  • (十一) 如是皆有為臣妾乎?其臣妾不足以相治乎?其 遞相為君臣乎?其 有真君 存焉?如求得其情與不得,無損 乎其真。
  • 謂:如此他們都有成為臣妾的關係嗎?這些臣妾沒有辦法彼此管理嗎?或者輪流做君臣嗎?或者有真君存在嗎?如果求得其實情,或不得其實情,也不會影響事實本身的真實。

    • ㊀ 其:或。㊁ 同。
    • ㊂ 真君:同真宰。
    • ㊃ 損:為損益之省文。謂影響。

  • (十二) 一受其存形,不化 以待盡 。與物 相刃相靡 ,其行進 如馳,而莫之能止,不亦悲乎!
  • 謂:人一旦領受他生成的形體,就不會改變而待到死亡。其間與他人相互磨難,競爭逐利快如馬之奔馳,因而沒有辦法制止他,不也可悲嗎?

    • ㊀ 化:變化,改變。稟賦未曾改變。
    • ㊁ 待盡:待到終其年。待有延續之意。
    • ㊂ 物:猶人。
    • ㊃ 糜:磨之叚借,同屬明紐,雙聲,故可通叚。
    • ㊄ 行進:喻競爭逐利。
  • (十三) 終身役役 而不見其成功,𦬼(niè)然 疲役而不知其所歸,可不哀邪?人謂不死,奚益!
  • 謂:終身忙忙碌碌的,卻見不到自己的成功,疲憊至極,卻不知道自己的目的是什麼?能夠不哀傷嗎?人說是未死去,有何益處?

    • ㊀ 役役:忙碌貌。
    • ㊁ 𦬼然:諸書皆做苶然。廣韻:苶,疲役貌,病劣貌。
  • (十四) 其形化,其心與之然,可不謂大哀乎?人之生也,固若是芒 乎?其我獨芒,而人亦有不芒者乎?
  • 謂:他的外形變化,他的內心也和外形同時改變,不算是大悲哀嗎?人的一生啊!原來像這樣的無明嗎?難道只是我無明?而別人也有不無明的嗎?

    • ㊀ 芒:說文艸部曰:芒,艸耑也。無所取義,說文通訓定聲曰:芒,叚借為盲。兩字聲部同屬微紐,韻屬央攝。同音通叚。盲,目無眸子也。目不明,引伸作無明。


To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