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 (一) 吾生也有涯,而知也无涯。以有涯隨
㊀无涯,殆矣
㊁!已而
㊂為知者,殆而已矣。為善無
㊃近名,為惡無近刑。
謂:我的生命是有窮盡的時候,而知識是沒有窮盡的,以有限的生命,追求無限的知識,疲累啊!過不多時,追求知識的人,只會疲憊不堪罷了。為善不要與名譽有關係:為惡不要與刑罪有關連。
- ㊀隨:猶追。說文辵部曰:隨,從也。跟從有在後追義。
- ㊁殆矣:殆,危,引申作疲累。殆矣,太累了。
- ㊂已而:已,既也。已而,過些時日,或不多久。例同:
- ①莊子外物:已而大魚食之。又:已而後世輇才諷說之徒,皆驚而相告。
- ②新書階級:故此一豫讓也,反君事讎,行若狗彘。已而折節致忠,行出乎烈士。
- ㊃無:猶勿。
- (二) 緣督
㊀以為經
㊁,可以保身,可以全生
㊂,可以養親
㊃,可以盡年
㊄。
謂:順隨天賦人體運作原則,可以保護身體,可以保全天賦的本性,可以奉養雙親,可以享盡天年。
- ㊁經:常法,原則。
- ㊂全生:生,性之叚借(吳汝綸說)。全生,即保全天賦之本性。
- ㊃可以養親:本章敘述內容僅止於單一人身而已,故知此句為衍文。就修辭原理,「可以保身,可以全生,可以盡年」為層遞關係之排比句,旨在強調緣督之重要。「可以養親」置於其中,文意旁出,不合比類矣。
- ㊄盡年:享盡天年。老莊只在意盡年。不言壽。以盡年無所虧也。老子曰:死而不亡者壽(二十三章)。不亡,謂不失其年,即盡年之意。